兒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7-02 08:45
兒科素來被稱為“啞科”。護理人員所面對的對象大多是 不能表達或不能完全表達疾苦的幼兒及過于疼愛孩子的家長, 且兒科疾病起病急、發(fā)展快、病死率高的特點決定了其在護理、 治療、以及對護士素質(zhì)的要求等方面就很高,護理人員思想負 擔較重,心理不能放松,出現(xiàn)“做事必須反復檢查”、“感到要很 快將事情做完”、“對事情過分擔憂”、“感到緊張和容易緊張”等 心理癥狀和因“感覺前途沒有希望”的敵對性的癥狀。這些因 素對護士的工作產(chǎn)生較大影響,且大量研究表明,護理工作是 充滿壓力的工作…。
1影響兒科護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缺乏適應職業(yè)壓力的優(yōu)良心理品質(zhì):護理工作中有大 量平凡、瑣碎、繁重的基礎護理內(nèi)容;專業(yè)發(fā)展、知識更新、事業(yè) 競爭帶來的緊迫感;以及“三班倒”的輪換工作制打亂了護士身 體的生物鐘節(jié)律。而且在兒科,液體量少而組數(shù)多,許多藥的計 量難算i嬰幼兒好動,液體滲漏多,工作量大而繁瑣,往往是這邊 剛加藥,那邊又腫了,不滴了,到處都在喊你,且又是一樣的著急 ……往往從上班忙到下班,一分鐘也沒停過,到下班時所有護 理記錄都沒來得及寫,只有在交了班以后才能坐下來寫本班的 護理記錄,以致長期不能按時下班,久而久之,容易使護士產(chǎn)生 厭倦、不滿情緒。
1.2兒科護士工作環(huán)境特殊:兒科嘈雜、零亂、啼哭聲不斷。兒科護士經(jīng)常接受雜亂環(huán)境和嬰兒啼哭的刺激且護理工 作繁瑣、勞動強度大。兒科病房又是允許有陪護的病房,往往是 一位患兒多位家長陪護?;疾〉莫毶优募议L,他們往往情 緒不穩(wěn)、心態(tài)偏激、激惹性高。護士面對患兒及千差萬別的家 長,要在病情變化莫測的場面工作自如,還要超負荷的工作,易 致身體疲勞和加重心理負荷,影響自制力。
1.3心理衛(wèi)生知識缺乏:由于多數(shù)護士未受過心理健康的 專門教育和訓練,心理知識缺乏,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則不 會運用心理學知識科學的進行自我心理的平衡、細節(jié)的完善, 造成護患沖突,人際障礙。 1.4社會心理支持不足:社會上仍有部分人對護理工作持 有偏見,護士為患者、社會付出的艱辛勞動,得不到社會的公平 認可,再加上在職稱晉升、進修深造、福利待遇等問題上的不盡 合理和商品經(jīng)濟的沖擊,使護士的心理失去平衡,產(chǎn)生“失落 感”。
2對策
2.1 熱愛兒童事業(yè),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 許多護士不愿在兒科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為家屬難纏,易受氣,因為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是“小寶貝”、“小皇帝”, 孩子一旦生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一大群人前 呼后擁,就怕寶貝遭罪。護士首先必須要有熱愛兒童護理事業(yè) 的思想,要有堅定的敬業(yè)和獻身精神,堅信自己所做的事業(yè)是人 類最崇高的事業(yè),因為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而熱愛, 關心兒童是熱愛祖國的表現(xiàn),要從內(nèi)心熱愛這個專業(yè),一切都以 患兒為中心,處處為患兒著想,不做有損患兒的事情。只要從內(nèi) 心熱愛兒童護理事業(yè),才不會因工作繁瑣而厭倦;才能全心全意 為患兒服務;才能有利于患兒的治療和護理;才能促進患兒早日 康復。其次,要保持平和心態(tài),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要多說 “對不起”,多從患j L,Dv.i母角度來看待,考慮他們,理解他們的心 情。要采取寬容與忍耐的態(tài)度,“可憐天下父母心”,應與患兒 家長多溝通、交流,取得他們的信任和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減 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fā)生。第三,勤學苦練,具備過硬 的穿刺技術(shù)。這一點顯得特別重要,在兒科,沒有過硬的穿刺技 術(shù)是不行的,“一針見血”在兒科更顯突出,尤為重要,因為患兒 都是爸媽的心頭肉,打在兒身上,痛在爸媽身上,而許多護患糾 紛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要勤學苦練,多總結(jié)、多摸索, “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這里得以體現(xiàn)。
2.2正確對待壓力,重視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培養(yǎng)自身對 挫折的承受能力 醫(yī)學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遭受挫折后,往往會引起一系列 生理、心理的變化,如自己不善于排除困擾和減輕心理壓力,這 種不正常的心態(tài)就會影響人的內(nèi)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由于護 士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機會多,隨時都有可能接受來自患者的許 多“不適宜的刺激”。護士要避免和消除自己因受挫而產(chǎn)生的 心理困擾,做到:(1)必須對護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挫折有充分的心 理準備,護士要善于學習和積累應付各種困難和挫折的經(jīng)驗,對 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誤會、不配合、甚至不禮貌的行為,采取諒解的 態(tài)度,可用“角色置換”來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避免發(fā)生沖突。(2) 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護理學涉及面很廣,護士要廣泛學習護 理專業(yè)的邊緣學科,如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美學等人文科學 知識,以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評價事物的能力;豐富的知識貯備,還 能使護士在挫折面前頭腦清楚,應變自如,擺脫心理困擾,以更 大的熱情做好工作。(3)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培訓,提高 心理素質(zhì),增強心理調(diào)適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放松方法:如與 親屬、朋友傾訴,參加文體活動或組建護士自己的支持組織如護 士心理咨詢師、護士康樂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