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狀況調查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9-10 08:51
為了解學生心理特點,以更好地在學生中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們于2000年5月對我校 職業(yè)中專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現(xiàn)將 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為我校在校一、二年級學生共 362 人,收到有效調查表 359份,其中男 197名,女 162名,年齡 16—19歲。
1.2 方法 采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 表”,該表共 6o個項 目,分為 lO個因子,每一 個項目都采用 5級評分制。填表前向學生說 明調查目的、意義和要求。每人一次性獨立、 快速完成答卷,不記名,不公開個人結果,消除 學生顧慮,確保資料準確真實。
1.3 評分標準 每一項目都采用 5級評分, 即無為 1分,輕度為 2分,中度為3分,較重為 4分,嚴重為 5分。每個因子的6項按此標準 計分除以6,就得到該因子的因子分。因子分 為2~2.99分,表示該因子存在輕度的癥狀,3 ~ 3.99分表示存在中度的癥狀,4~4.99分,表 示存在較重的癥狀,5分則表示存在嚴重的癥 狀。
2 調查結果
各癥狀較重和嚴重程度的學生沒有。各癥狀輕度人數(shù)較多,其中有強迫癥、人際關系 緊張與敏感癥、焦慮適應不 良癥狀 、情緒不平 衡癥等。 各癥狀中度人數(shù)率高于 10%的有強迫癥 狀、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癥狀、焦慮癥狀、學習 壓力癥狀、適應不良癥狀和情緒不平衡癥狀。 結果見表 1。 各癥狀中,輕 中度 抑 郁 癥 狀 的男生為 38.07%,女生 53.70%,女生明顯多于男生 ,差 別有非常顯著意義(X2=8.77,P<0.01)。結 果見表 1)。
3 討論
學生存在心理問題較普遍,尤為突出的是 適應不良、強迫癥、焦慮癥等。主要原因是① 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心理、情緒處于動蕩 期;②學生來源起點較低,相當一部分學生對 學習、生活感到乏味;③進校后離開父母過集 體生活,不能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④ 目 前社會存在就業(yè)難問題,職業(yè)學院學生文化層 次相對較低,學生對個人前途擔憂。 同時應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提高 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和水平,幫助他們發(fā) 現(xiàn)自己的問題,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 式,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學校應多開展“人生是美好的”、“天生我 才必有用”等內容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 遠大的理想,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樂觀的生活 態(tài)度。學校應抓緊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能力,養(yǎng) 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同時,學校應提高教 學質量,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原 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班主任應 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思想工作方式,引 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調節(jié)、自我進取,幫助學 生解決在心理發(fā)展和社會適應中產(chǎn)生的困難 和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