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約與高職院校教師管理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11-13 09:01
一、心理契約的含義及教師心理契約的特點
1.心理契約的含義 心理契約是組織中每一個成員和不同的管理者及其他人員之 間。在任何時刻,都存在的一種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期望。用管理學上所 講的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分析,這些期望可表現(xiàn)為愛的需要、實現(xiàn) 自我價值的需要,屬于高層次的需要。這是無形的,是對心理情感需 求的期望.它們構成了人們心理契約與認同的基本內(nèi)容。
2.教師心理契約的特點 首先擻師心理契約具有主觀性的特點。由于個體對于他與組 織之間的相互關系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見解,因此.教師心理契約 可能與高職院校聘任合約的內(nèi)容不一致.也可能與其他人或學校領 導的理解不一致。 其次,教師心理契約具有動態(tài)性的特點。心理契約卻處于一種 不斷變更與修訂的狀態(tài),高職院校的各項制度和政策,都會對教師 心理契約產(chǎn)生影響。 再次.教師心理契約具有互惠性的特點。每個教師都可以根據(jù) 自己所履行的義務,期待學校給了合理的嚼報。無論哪一方破壞了 這一無形約定.都不能使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二、在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中應該重視教師的心理契約
1.高職院校管理者應當轉變觀念,積極營造以人為本的組織文 化氛圍 人們常說“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因此在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 理中.管理者應當放棄過分重視組織的權威性、制度性的管理思想。 要樹立以教師為小心的思想.尊霞教師的主體性、重視教師的心理 需求,積極營造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努力使學校的一切管理 活動緊緊圍繞發(fā)揮教師的職業(yè)活動能力和豐t會發(fā)展能力展開,這將 為學校與教師之間達成良好的心理契約創(chuàng)造良好的空間。
2.高職院校管理者應加強與教師的溝通交流,積極了解教師的 心理契約發(fā)展狀況 心理契約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它的主觀性和隱性特征在很 大程度上會造成組織與員工問出現(xiàn)信息不對稱問題。因此,要了解 并維持良好的心理契約,高職院校管理者和教師之間的信息溝通就 顯得很重要。通過雙方之間的溝通,一方匝i學校可以隨時了解到自 身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的期顰和內(nèi)心需要,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 全面了解學校的期望和當前存在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自身的心理契 約,最終使教師對學校的心理期顰與學校對教師的心理期望一致。
3.在教師心理契約遭到破壞時高職院校管理者應當積極正確合 理地做出反應 隨著學校不斷地發(fā)展,管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大的變動, 受這些變化因素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契約很可能發(fā)生較大的變化, 甚至被破壞。如果此時學校管理者視而不見,任其發(fā)展,則很可能導 致教師的負面行為。為補救教師遭到破壞的心理契約,學校的管理者應當對學校的變動給予合理的解釋,幫助教師正確地分析問題, 通過溝通理解.敦師心理契約才可能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學校與教師 之間才可能建立新的承諾和信任弦實現(xiàn)共同的發(fā)展。
三、高職院校教師管理中心理契約的構建
1.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現(xiàn)代心理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是一個可控的系統(tǒng).即有利于生 產(chǎn)、有益于社會的行為得到社會的承認,并給予肯定和激勵.就可以 起到正強化的作用,反之亦然。岡此,高職院校管理者茸先應該樹立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應承認教師在學校f{l的主體地位.把教師當成 學校最寶貴的資源。其次,應i亥采取一系列激勵措施,I:I:An:}l:教師參 與學校決策過程,從而使教師在心理上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認可與 尊重;;l:教師自身利益與學校的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從而提高教師對 學校的忠誠度.降低教師的離職意愿;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校教 師自主權的心理要求。高職院校管理者建立符合高職院校教師特 點的激勵機制,高職院校與教師之問的心理契約才能很好的建立起 來。‘
’ 2.采取科學的職業(yè)生涯管理方式 建立高職院校的心理契約,必須以科學的職業(yè)生涯管理為前 提。根據(jù)職業(yè)生涯管理理論.管理者采取科學的職業(yè)生涯管理方式 的關鍵是要為員工創(chuàng)造一個}I:其施展才華的舞臺.要為員工描繪出 組織與個人發(fā)展的遠景并幫助其實現(xiàn)。對于高職院校教師來講,職 業(yè)遠景的塑造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符合高職院校教師獨特的價 值觀;二是工作具有挑戰(zhàn)性。如果學校與教師構建共同的價值觀.在 心理上引起教師的共鳴,高職院校教師會更愿意奉獻他們的熱情與 才能。另一方面,挑戰(zhàn)性目標也十分蓖要,這/fi僅是高職院校對教師 能力考察的一個機會同時也意味著高職院校管理者塒教師的重視 與尊重。設立挑戰(zhàn)目標讓高職院校教師有更大的空間發(fā)揮才能會 提高高職院校教師對管理者與組織的心理認同程度.從而為心理契 約的建立和鞏同打下基礎。
3-建立健全科學、公正的績效考評制度 目前.高職院校|}I普遍建立了教師業(yè)績考核制度,并且學校在對 教師進行工資捌整、獎金分配等方面都是在業(yè)績考評結果的基礎上 進行的。因此如果績效考核的辦法不科學、小合理,就會直接影響學 校向教師兌現(xiàn)物質待遇的公正性。公平的待遇是教師心理契約的 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公正的待遇會造成部分教師心理失衡,破 壞教師的心理契約。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高職院校應建立起科 學、客觀、公正的績效考核機制。使教師良好的心理契約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