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小心謹慎
1、重視準確、忽視遺度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老年人在做一件事情時,往往比較重視完成任務
的準確性即比較注意避免犯錯誤,而對完成任務所花時間的長短并不是很在意。生活中老年人常常嫌年輕人做事毛手毛腳,不夠踏實認真。
2、不會輕易冒險
老年人表現(xiàn)在行動上的另一種小心謹慎就是做事穩(wěn)扎穩(wěn)打,輕易不愿胃風險。這也是一般人對老年人的一種印象深刻的看法。心理實驗證實∶老年人寧拿較低的工資,也不愿冒較大的風險去選擇一份有機會得到高工資的工作。
(二)老年人"固執(zhí)"
性格是一個人對自己、對別人、對周圍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所持的一種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是心理特征的一種穩(wěn)定表現(xiàn)。進入老年期之后,人的活動能力和生理機能就開始逐漸衰退。許多在年輕時意氣風發(fā)、活潑向上的人,到了老年期之后就變得低沉、緩慢和淡漠。此外,老年人由于一生經(jīng)歷眾多,經(jīng)驗豐富,因此其性格特點就更為突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個人思想的逐漸成熟,老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逐漸成型,有了自己獨特的為人處事的模式。那些不了解老年人身心特點和個性特點的人就會感覺到老年人是越來越其頑不化和固執(zhí)己見了。
對于個性特點較為固執(zhí)的老年人,有一種心理技巧和策略可以一試,就是低球技術。其具體做法就是∶先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待老年人接受了之后,接著再提出一個較大的要求,這個要求需要老年人負出比第一個要求更多的物質(zhì)和精神代價。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使用低球技術比直接提出那個較大的要求來得更容易,并且為老年人接受。
(三)老年人愛"嘮叨"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老年人一但上了年紀之后,說話就開始重復,早就過去的一件小事也會嶗叨個不停,而且對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還深信不疑,決不屈從別人的意見。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開始顯得精力不夠充沛,許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參與,或者無法再象年輕時那樣從容和瀟灑地把事情做得較為理想。因此,他們只好通過說話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和情緒,這樣他們才會覺得心理平衡。同時由于自尊心的強烈作用,老年人對于自己的態(tài)度和觀點都會進行堅決地維護,也就是心理學上說的自我防衛(wèi)。這個時候,老年人為了排出寂寬,也會借助重復和嘮叨的語言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點熱鬧的氣氛;老年人最善于津津樂道的就是自己的陳年往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績,這都是為了能得到一點心靈上的慰籍,以解脫現(xiàn)時的空虛和無奈。
(四)老年人的" 懷舊情緒"
對于過去的時光和以往美好時代的懷念之情,感染著全世界的老人們。這種現(xiàn)象也可以理解為多數(shù)老年人對不斷變化、急劇動蕩的當今時代感覺到無法適應,從而企圖逃避現(xiàn)實的一種方式。
古語說得好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人到老年,仿佛思想就開始退步,不再象年輕時那樣憧憬未來,而是開始對自己幾十年走過的路進行回味和自我評價,說的話和做的事都帶著濃厚的懷舊色彩。由于退休之后突然之間就失去了生活奮斗的目標,生活的節(jié)奏也驟然放慢,老年人的心態(tài)漸漸地進入到一種安詳和空靜的停滯狀態(tài)。
在心理上,由于老年人不太可能在獲得新的、重大的成就和自豪感的滿足,于是就轉面進行自我的心理平衡的維護,這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不斷地去回憶和談論自己一生中所取得的那些成就和榮譽。對于那些背井離鄉(xiāng)在外生活了半輩子的老人們來說,只有對故鄉(xiāng)和往事的懷念才是自己晚年生活中最美麗而又富有詩意的精彩篇章。兒時的朋友和玩伴,甚至家鄉(xiāng)的飯菜,老家門口的一棵棗樹,兒時玩的一種游戲等,都會引起老年人強烈的懷舊情緒。
許多老年人還會覺得和他們同輩的人相處更舒服,和那些曾經(jīng)共度人生、軼事、特別是幼年一起長大的同伴,他們會覺得更為親切,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共同回憶。
(五)老年人的"返老還童"
有的老年人,雖然已年屆花甲,生理機能日漸衰退,體力也大不如前,從外表看來已經(jīng)是一個典型的老年人形象了,然而他們的內(nèi)心和言行舉止表現(xiàn)得卻象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如《射雕英雄傳》中的老玩童---周伯通一樣。
這些老人與那些承認自己已經(jīng)衰老的老年人不一樣,他們的脾氣和性格隨著年齡的變大反而越來越幼稚起來,時常表現(xiàn)出與實際的生理年齡不相稱的語言和行為。如在自己的親戚、朋友面前顯得不拘小節(jié),蠻不講理∶情緒激動,得理不饒人∶ 對生活中的事物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興趣和好奇心;常主動要求別人過多的照顧和關懷∶ 總是要求老伴或子女陪在身邊;挑剔飲食等。
其實,老年人小孩化并不是什么壞現(xiàn)象,不僅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有其科學道理,而且老年人的這種變化對其身心健康是極其有利的。
平日里,老年人如國能夠經(jīng)常到室外走動走動,除可活動筋骨外,更重要的還可以接觸陽光進面促成皮膚合成維生素D,改善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骨質(zhì)的丟失,同時也可防止骨質(zhì)疏松癥的發(fā)生。老年人經(jīng)常參加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戲、跳舞、垂釣、下棋等更可使其身心愉悅,避免消極的自我暗示。此外,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兒童智力玩其也同樣適用于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在玩玩具時,可以通過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而使大腦得到有效的運用,防止因疏于用腦而導致加快老化。
(六)老年人的依賴心理
許多老人的肺腑之言,他們并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他們渴望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不會受到過大的挑戰(zhàn),他們依然希望自己在家庭中能發(fā)揮以前那種一家之主的作用,最起碼的應該受到別人的重視和注意。他們希望自己無論在經(jīng)濟上、情感上,還是在生活方面,都能是一個獨立的自我。由于生理和社會上的一些客觀原因,老年人在獨立性與依賴性兩者之間的斗爭中,會不自覺的向依賴性方面轉化。一個老人通常都會想去操縱一位自認為比他強得人,這樣他就會得到一位保護者,也就可以減低他自己的緊張和憂慮,得到一定的滿足感。同時這位保護者還可以協(xié)助他面對那些具有威脅性的環(huán)境。一但找到了這樣的人,或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時,老人的心理壓力便會大大的減少,而且焦慮不安的感覺也會逐漸消失。
在者年人的老化過程中,有三種典型的依賴;
1、經(jīng)濟上的依賴∶產(chǎn)生于老年人不再是一位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者,而必須依賴退休金與社會救濟金或者是社會福利、家庭贈與時。
2、生題上的依賴;
產(chǎn)生于當老人的身體功能逐漸衰退,而且不再允許他做那些必要的活動時,如散步、逛街購物、走親訪友等。
3、社交上的依賴∶
產(chǎn)生于當老人失去了在他生活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那些人時,這種情況使得老人減低了對社會的認識,減低了個人的力量,并且限制了老年人的社會活動范圍。
上一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下一篇:成年期和老年期心理發(fā)展